兰山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市委“重点工作攻坚年”“重大项目突破年”部署要求,按照“放权、精简、集成、共享”的总要求,全面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打好流程再造攻坚战,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实现审批服务再提速,助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一、区域性评估评价
兰山区通过在各类园区对项目建设影响差异化较小的同类审批事项开展区域性评估评价,将建设项目评估由单体评价转变为整体把关、申请后评估评价转变为申请前服务,各部门互认区域评估结果,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减轻企业负担,加快建设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已完成沂河众创城产业聚集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是建立指导队伍。建立由区审批服务局、生态环境兰山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应急局、区水务局等单位组成的指导队伍,明确各部门职责,在园区规划阶段即实行提前介入,对各镇街的区域评价评估工作提供前期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是选定评估园区。根据各类园区现状,优先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产业集中、成片开发、企业尚未入驻的园区,经初步筛选,确定在义堂、汪沟、白沙埠镇分别选定一个园区开展区域性评价。临沂沂河众创城产业聚集区位于临沂市汪沟镇南部,规划用地面积约96.11公顷,产业定位为以塑料新材料研发、制造、销售和地产品加工并配套塑料模具制造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聚集区。因该园区在起步规划阶段,具有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内部干扰因素较少等优势,综合考虑后,选定该聚集区作为区域评估试点园区。三是确定评估事项。根据沂河众创城产业聚集区区域功能定位和需要,确定主要从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水土保持评估、交通影响评价中选择实施区域性评估评价的事项。评估实施前通过到部分企业调研,了解到目前企业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本较高、关注度高,因此优先选择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区域评估的试点事项。该区域评估对区域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质量进行统一监测评估,可实现环境现状监测成果区域共享,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缩短了办理时限。四是共享评估结果。2019年12月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了评价单位,开始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020年3月份,兰山环保分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区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召开方案审查会,对园区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评审,报告书中明确制定了环境准入要求、环保工艺要求、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等,形成了整体性区域评估成果,并于2020年3月份经市生态环境局兰山分局审查通过。评估成果作为园区发展的重要依据,未来区域内投资项目都可以无偿共享共用,为入驻企业提供了极大便利。
二、“拿地即开工”
一是三级联动,一张清单提前介入。在建设项目洽谈阶段,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咨询会议,对“拿地即开工”的相关政策进行宣传、解读,提出项目建设意见,将项目前期划分为项目确定、咨询服务、前期准备3个环节,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义堂镇等部门单位协同联动,根据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确定审批阶段和审批事项,认真梳理项目开工前需要办理的事项和材料,制定了“一个项目、一张清单”。按照自愿申请、信守承诺原则,在签订投资建设协议后市区镇三级立即介入,主动服务、跟进指导,引导企业及时准备相关材料,保证项目审批工作推进扎实稳妥、高效有序。二是委托授权,项目手续就近办理。推进区镇事权改革,科学界定区镇两级权责,充分发挥基层就近管理、靠近服务的优势,于2019年底将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41项审批权限下放镇级实施,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承担审批责任,做好业务指导,履行监督责任;义堂镇承担日常监督责任,负责做好人员、场所、经费保障。审批权限下放后,镇级能够掌握项目落地政策和手续办理流程,在项目招引阶段即可提前介入,针对项目制定最优的手续办理流程,有效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实现项目手续“区镇通办”、“就近能办”,打通了项目手续办理“最后一公里”。三是高效衔接,并联审批加速流转。实行“两要素三同步”。瞄准“拿地”和“工程”两个关键要素,实现“三个同步”:拿地前,土地手续办理和工程模拟审批市区镇三级实现“同步启动”;拿地中,工程“并联审批”贯穿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三个阶段,通过“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多评合一”、“多图联审”等高效审批方式,拿地期间即完成工程模拟审批,每个阶段内的审批事项实现“同步审查”;拿地后,取得土地使用批准文件,补齐相关材料和费用后,市区镇三级立即变模拟审批为正式审批,实现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三证“同步发放”。通过“拿地即开工”模式,全流程审批时间由40个工作日进一步压减为1 个工作日。四是试点引路,聚焦西城开工开赛。瞄准临沂市首批“标准地”出让改革试点3个重点项目(山东欧普科贸项目、山东联拓木业项目、临沂市兰山区福亮板材项目),先行先试“拿地即开工”,在全省率先采用“跨市区镇层级并联审批”方式,助推木业项目加速落地。2020年4月7日进行土地挂牌公示,5月6日到期摘牌, 5月7日即签订土地成交确认书,同步进行土地成交公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公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公示,公示时间均为7个工作日;5月15日即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同时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五是拿地开工,精准服务展示品牌。按照全市“标准地”出让改革试点要求,强化队伍保障,着力培养投资建设专业人才库,组成“拿地即开工”服务队,聚焦项目需求,每个项目明确一名帮办领导、一名帮办代办员,定制1个服务方案,真正实现“配餐式”服务。严格实施“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制”,一次性告知项目申请人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及各类技术要求等,允许预审后再补齐相关材料及费用,制定“拿地即开工”审批流程图及帮办代办服务手册,精准帮办代办,真正做到“店小二式”服务,充分展示拿地即开工“兰山品牌”。
下一步,兰山区将按照全市“打擂攻坚”行动部署要求,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强化市区镇三级联动,进一步完善“拿地即开工”审批流程,推行区域化评估,共享区域化评估结果,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业用地准入退出制度,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化管理,明确用地协议,强化审管互动,提高土地利用率,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以西城试点为引领,在经开区、高铁新城、南坊片区等项目聚集区推广经验做法,年内实现“多点开花”,激活兰山高质量发展动力源。